藥華醫藥承諾在產品生產過程及生命週期階段,盡可能降低對於環境的負面衝擊,訂有環保安全衛生政策,並訂定環境管理指標,針對廢棄物密集度、能源密集度、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設立未來目標,以及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辨識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並制定因應措施,定期追蹤指標與因應措施之進展。
亮點績效
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生產過程之環境衝擊與管理
永續環境管理承諾
藥華醫藥在2018年首度頒布環保安全衛生政策,目的為保障員工的安全與健康以及環境的保護,防止災害發生。透過溫室氣體管理程序書、廢棄物管理程序書、以及化學品危害管理程序書等文件進行生產過程的環境管理。另外為減緩對環境衝擊,臺中工廠已導入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環境管理效能,降低生產與營運過程的負向環境衝擊。
永續環境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
環境管理指標與投入
藥華醫藥因應生產過程中的潛在環境衝擊,訂定環境管理指標,並定期投入相關污染防治投資、廢棄物處理作業,持續追蹤達成情形,回應政府環境法規要求與外部稽核要求,並優化管理行動。
針對溫室氣體、能源與廢棄物管理,訂定短、中、長期密集度管理目標,因應在全球市場與產量需求提升下,採取以提高能源及廢棄物處理效率的方式,降低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負擔。
廢棄物管理與空氣污染管理面向,藥華醫藥2024年的環境投入成本,包含投入污染防治設備投資、廢棄物處理(如生物醫療廢棄物)、管理活動費用、污染防治費用,總成本投入共計約939萬元,較去年增加71%,主要為於聚乙二醇(PEG)製程新增空氣污染防治設備623萬元,以降低空氣污染物排放。而在水資源保護面向,臺中廠定期申請水污染防治許可,並依其內容生產操作及申報,定期採樣檢測報告皆於標準內。
氣候與自然行動
TCFD_氣候行動管理方針
面對氣候變遷議題,藥華醫藥呼應SDG 13-氣候行動,循序漸進逐步建構完善的策略規劃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2022年首度使用TCFD 指引,鑑別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2023年依據此指引,進一步評估在不同情境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可能帶來的財務影響。同時,我們也啟動了ISO 14064-1:2018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從碳管理的角度進行氣候變遷之因應與調適。以下我們依照TCFD指引,從氣候治理、策略、風險管理,以及指標與目標四個面向來說明藥華醫藥的氣候行動與作為。
2024年藥華醫藥評估內部營運模式與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故沿用2023年鑑別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並更新2024年相關實務成果,預計2025年將重新鑑別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議題。
TCFD_治理
董事會為藥華醫藥最高氣候治理單位,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監督與擬定氣候變遷相關策略,並響應國內外對於淨零承諾的倡議。董事會授權永續發展中心及環境友善小組來推動氣候變遷管理各項作為,執行單位含環安部門與相關權責單位,如研發、生產、物流、倉儲、工務等各部門具有不同的執行任務。其中環安部門每月進行雙週會議/廠務會議,向高層報告各項專案的進度。每季則由永續發展中心代表向董事會做整體ESG專案進度報告。
TCFD_策略
為了評估短、中、長期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對組織營運的影響,藥華醫藥協同外部顧問透過主管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與相關部門主管共同討論,識別出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並透過權責部門的討論,積極研擬解決方案。
-
氣候風險與機會矩陣
-
氣候風險管理策略
- 針對辨識出短期(1-3年)衝擊較大的氣候風險包括「#5.原物料缺料壓力」與「#1.溫室氣體管理與碳費徵收」,以及因應#3「立法要求淨零碳排階段性目標」等這三項優先管理。擬透過氣候行動的減緩調適,降低風險衝擊;並研擬氣候相關機會的可能性。
- 中長期相關的氣候風險包括#2 「立法要求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與# 4「新節能減碳技術的不確定性」則將先進行觀察,未來新年度進行評估時再行確認是否需要立即管理。
- 在氣候相關機會部分,A 「資源效率提升帶來的減碳效益」是目前台中廠識別出的相關機會,我們也已經進行節能設備的更新規劃,並在新廠址進行節能設備的使用。
-
氣候變遷財務影響分析
-
氣候風險因應對策
TCFD風險管理
我們除了2.3 風險管理章節說明企業風險管理機制已針對不同類別的風險分類進行相對應的手段,以降低該風險對本公司的衝擊外,本節將進一步針對公司已逐步導入的TCFD框架指引,說明公司對氣候風險的管理機制與作為。
-
氣候風險管理流程
我們考量氣候相關風險管理政策、實際評估作法、預應措施確認等工作,以降低氣候風險對營運的衝擊。於2024年持續盤查主要的營運風險評估,包含環境風險當中的氣候風險評估流程、教育訓練,並將處理各項風險的具體做法,落實到各部門。預計每年定期舉行,以確保能充分了解並掌握該風險的變化,適時制定相關的減量管理辦法與措施,落實風險管理目標及政策,並持續落實監督風險管理機制有效運作。
TCFD指標與目標
營運據點與生物多樣性保育GRI 304-1
藥華醫藥的生產基地臺中廠,位於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園區。目前正在於新竹生醫園區興建竹北廠,以及未來規劃於中科后里園區七星基地興建后里廠,上述三廠的座落據點,皆不是環境保護區或受保護或復育物種的棲息地,因此不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直接的影響。藥華醫藥透過中科永續發展網站,持續關注當地環境與保育議題,並考量支持增進保育環境行動。此外,藥華醫藥持續贊助國際珍古德協會公益專案,在2024年協助更多學童增進生物多樣性保育意識,為生物多樣性議題貢獻一己之力(請參閱6.3公益活動章節)。


能源管理
能源使用量
藥華醫藥的能源消耗主要為外購電力及天然氣,綜整而言2024年度總能源使用量呈上升趨勢,主因為生產總量相較2023年提升。藥華醫藥持續追求提升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效率,考量新增投資節能機器設備,包含但不限於購入懸浮冰水主機、變頻式空壓機、能效高設備,兼顧節電成效,以及符合藥品優良製造規範(GMP)要求生產環境控制須維持一定潔淨品質管控要求。2023~2024年藥華醫藥具體作為包含汰購空壓機、導入節能冰水主機運轉,投資金額共計5,500,000元,可節省15.8萬度電,相當減少約78.07公噸CO2e之排放量。
溫室氣體排放
藥華醫藥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為範疇二的外購電力,在全球主要新藥市場商業化後,2024年整體銷售量及產量持續放大的情況下,總電量亦隨之增加。而能源密集度與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與去年相較則分別下降32%與43%。藥華醫藥臺北總部、臺中工廠,導入ISO 14061-1溫室氣體盤查,於2024年取得2023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第三方查證,並將持續規劃2024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查證。溫盤結果將作為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之參考,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為目標。
水資源管理
取水、排水與水回收再利用
藥華醫藥臺灣營運據點、泛泰醫療的取水來源皆為自來水,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簡稱WRI)水資源風險評估工具顯示,2024年本公司各營運據點皆歸為低至中度水資源壓力地區。其中臺中廠為主要生產據點,取水包含製程與生活用水,排水經由中部科學園區臺中園區污水處理廠排放。臺中廠每年依照環境部規範,委外由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認可的檢測機構,每半年執行一次排放水的水質監測,以符合環境部與中科管理局臺中園區的納管標準排放。2024年臺北總部與臺中廠總取水量皆較去年增加,主因為整體產量增加,以及臺北總部取水量數據納入臺北生技園區以及18、19樓擴建。
藥華醫藥持續增進水資源管理,臺中廠透過將製程中的逆滲透滷水及廢水,回收至空調系統中冷卻水塔,提升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的使用效率。2024年共計回收水量達9.72百萬公升,相較2023年增加46.8%。

水污染防治與廢水排放管理指標
臺中廠排放水的水質監測頻率為每半年一次,檢測方法採用環境部規範內容執行,委由環保署認可檢測機構辦理,2024年檢測皆符合納管標準。另排放水係透過中科管理局臺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妥善處理再行排放,並依中科管理局臺中園區污水處理系統之藥品製造業納管標準排放。臺中廠2024年度排放水的水質皆在排放管制項目與限值內,未有對環境造成重大污染的疑慮。
廢棄物與污染管理
空氣污染防制GRI 305-6
藥華醫藥不使用及排放經「蒙特婁議定書」列管之破壞臭氧層化學物質(ODS),也無任何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排放,依照環境部規範執行固定空氣污染源之定期檢測及申報,檢測結果空氣污染物排放低於法規值。因應全球商業化銷售需求,總生產量增加,以致整體排放量呈增加趨勢,但低於法律規範之排放量。2024年藥華醫藥無任何違反空氣污染相關法規的事件。

廢棄物管理
本公司廢棄物種類以營運產生之一般事業廢棄物為主,亦包含少量研發與實驗使用之化學品。從生命週期角度檢視廢棄物產出、清除、處理及回收等流程,詳盡記錄投入物質與廢棄物產出量,並委託合格的第三方廢棄物處理廠商進行處置。
藥華醫藥廢棄物種類以生產製造之一般事業廢棄物為主,亦包含少量研發與實驗使用之化學品。已依照法規管理廢棄物,避免因處理不當而造成違法疑慮或是污染環境的風險。同時也積極掌握各項環保法規動態,從研發源頭推動減量、調整製程設計或提升耗材使用率,以達到友善環境的實踐。隨著藥華醫藥全球佈局日漸完善,產能與效率亦持續提升。我們持續以廢棄物減量、提升單位產出效率,以降低單位廢棄物產出量強度為目標,依循短、中、長期目標與行動路徑精進管理方針、落實管理作為。
廢棄物的產出與處置 GRI 306-1 GRI 306-2
藥華醫藥從生命週期角度檢視廢棄物產出、清除、處理及回收等流程,詳盡記錄投入物質與廢棄物產出量,並委託合格的第三方廢棄物處理廠商進行處置。
廢棄物產生量
隨著藥華醫藥全球佈局日漸完善,產能與效率亦持續提升。2024年廢棄物再利用、資源回收量持續增加,相較2023年增加10.28%;2024年廢棄物密集度較前一年降低51%,呈逐年下降趨勢。
生產和包裝之物料管理
臺中廠為藥品優良製造規範(GMP)廠,為符合法規要求,許多操作過程中的物料皆屬於一次性物料,尤其是在半成品或成品包裝上,為避免交叉污染及保護產品,所使用之包材皆不會重複再利用。2024年不可再生物料主要是製程用拋棄式袋子及與產品接觸之管件/過濾器等耗材,約占87.7%,可再生物料以紙盒/仿單等包材為主。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
藥華醫藥在研發或生產製程(包含機器清洗等)過程中會使用少數環境部所列管的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因此在管理上特別注重源頭管控,對各項化學物質進行妥善分類與儲存,並落實使用狀況管制書面紀錄,掌握化學物質流向,防範環境污染及危害人體健康。2024年度並沒有發生任何化學物質或廢棄物洩漏情事。
毒化物的分類與管制
藥華醫藥依照「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定義進行分類,並將列管毒化物按不同類別存放於實驗室抽氣櫃之中。因所用化學品總類多,特訂定《化學品危害管理程序書》,針對毒化物購買、使用、儲存及廢棄等運作行為,制訂明確權責與管制措施,並精準記錄化學品用量與存量。
泛泰醫療屬物流中心,無使用化學品,主要從事加工貼標方面之作業。物流中心訂有《加工貼標線之清理作業程序》,於加工貼標過程中一旦不慎發生藥品破裂等事件,將確保現場妥善處理藥品洩漏情形。2024年沒有發生加工過程中藥品破裂情況。
毒化物災害應變作為
為維護同仁環境安全,台中廠配有1名通識級專業應變人員,並訂定「化學品洩漏緊急應變作業標準書」,可快速有效完成應變作業。歷年來均未發生過任何災害損失之事件。
藥華醫藥共有16名通識級專業應變人員。為維護同仁安全,訂定「化學品洩漏緊急應變作業標準書」,可快速有效完成應變作業。截至2024年,藥華醫藥並未發生化學品洩漏相關事件。
臺中廠實驗室備有完善緊急應變器材,供同仁於緊急應變時使用,並且每月確認器材狀況與安全存量。每年進行毒化物相關的毒化物洩漏處理災害演練,確保同仁在遇到突發情事時,可以及時應變,降低災害衝擊。未來將依據「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專業應變人員管理辦法」設置廠內毒化物專業應變人員,於事故發生時,災害單位負責採取必要之防護、應變及清理等處理措施,其他單位專業應變人員擔任災害應變支援任務,落實廠內毒化災害應變作業及毒化物操作人員教育訓練。


永續環境永續報告書
藥華醫藥承諾在產品生產過程及生命週期階段,盡可能降低對於環境的負面衝擊,訂有環保安全衛生政策,並訂定環境管理指標,針對廢棄物密集度、能源密集度、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設立未來目標,以及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辨識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並制定因應措 施,定期追蹤指標與因應措施之進展。